北京時間8月1日消息,中國公布官方PMI數據顯示,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3%,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此數據高于彭博社調查分析師預期的49.8。
彭博社稱,中國制造業活動的意外改善將幫助新一屆政府完成7.5%的年度GDP目標。中國政府近來已經通過向中小企業和出口企業減免稅費支撐經濟。本周的高層會議還宣布將在推進經濟改革的同時維持下半年經濟增長。
此外,匯豐中國PMI也在周四上午公布,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活動跌至47.7,創11個月新低。
國際投行、機構分析師和學者點評數據: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駐香港高級經濟學家戴銳斯·科瓦茨稱,7月中國官方PMI數據可能意味著負面數據終結,改變市場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情緒和期望。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姚煒表示,考慮到小企業處境還很艱難,官方PMI數據的上漲幅度還是太溫和了。她表示,現在說經濟肯定在回暖還為時過早,和歷史水平相比,當前的PMI數值還是過于疲弱。
花旗高級中國經濟學家丁爽在PMI數據發布前表示,只要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中國政府仍將調整經濟結構和改革。她還表示,如果經濟跌至合理區間之下,政府工作的當務之急將轉移至穩增長上。
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教授Peter Morici表示,官方PMI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并不像許多災難預言者說的那樣悲觀,但他強調數據的微弱上漲并不代表經濟向好。
Peter Morici表示,“我們要清楚一點。情況看上去并不可怕,但是PMI數據只比上個月上漲0.2個百分點,而0.2并沒有重大的統計意義,市場可能會從中讀出些意味,但我覺得沒變化!
匯豐亞洲經濟研究壯觀Neumann表示,官方數據和匯豐數據的差異很有意思。他說,匯豐的調查重點是金融系統,而金融系統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超過對國有企業的影響。官方PMI數據更偏向于大企業,而匯豐數據更多反映的是小企業的狀況,所以出現了兩個數據較大的出入。
|